


伊斯兰教阿哈默底亚会
神圣的《古兰经》是造物主安拉为了领导整个人类亲自降给不识文字的至圣穆罕默德(愿主赐他平安与幸福)一部完美无疑的经典,这是最后的天经,穆圣是最后的持经圣人。在他以后不会再有持经圣人的出现。安拉在《古兰经》中曾明示,这部天经的教义完美无缺,足可领导不同时代的各个民族。不论全部或局部它都不可能被后来的任何启示代替。这也就是为什么安拉唯一无二地许约保护其每一字句。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兰》教义和至圣言行将继续指导这个精神世界直到末日来临。
但是人是健忘的,易犯错误,倾向叛逆。为了维持《古兰》对这些病人的指导,必须提供补救办法以便健忘的人可以想起,错误的人改正,叛逆的人顺从。
我们从《古兰经》认识到,正如在物质世界中月亮从太阳得到亮光,当阳光不能直接照到地面时,月亮来照亮地面;同样地贤哲之士出现将继续从穆圣那里获得精神光辉而继续照亮精神世界。
这些贤哲之士根据时代需要以复兴者的身份出现而完成其所受的使命,但在精神世界广泛流行着混乱和灾害的情况下,还将有忠顺于穆圣的先知出现。
《古兰经》在许多不同的经节中表明,将有一位这样的先知出现,他将是穆圣的精神形象,他的来临将会被看作穆圣亲自的来临。在一些圣训中这位穆圣精神形象的人物被称为迈喜合,而且《古兰经》在一节经文中也指出这一名字是适用于他的。(43:58)
圣训中提及这位先知的另外一个名字是受道教长,然而这两个名词适用于同一个人,不过它们表示不同的职位。《引吉勒》(《新约》)也谈及穆圣的第二次降临,提供了伊撒(耶稣)第二次降临的诺言。
最古老的经典和《古兰经》中谈及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先知降临的时间,而在这一时代这位先知已经实现,这是《古兰经》真理的强有力的证明,即按照其中作出的许多预言,安拉在这一时代选拔了一个人,他宣称自己是穆圣精神的形象而且《古兰经》与其他经典中所含有的有关预言在他降临中都实现了。他说明安拉选拔他的目的是重建伊斯兰教的指导并且使《古兰经》中真正的教义清楚地显示出来。这一宣称者是已故阿哈默底亚会创始人米尔萨·欧拉姆·阿哈默德先生。将近一百年以前他从安拉的启示得知,他受命为伊斯兰教和穆圣服务,要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升扬安拉尊名的事业。安拉告知他已被授予先知品位的光荣,但有一个条件:他要始终不渝地完全信从穆圣和《古兰经》,而且他所受赐的启示,都要从属于《古兰经》。他得到的启示之一是:“一切幸福都来自穆罕默德,教导者(至圣)是幸福的,”“学习者(阿哈默德,这一启示的接受者)也是幸福的”。(Haqiqatul-Wahi)
他再一次得到启示:“一位警告者已经出现在这世界上,但这个世界并没有接受他,不管怎样,安拉愿意接受他,并将通过强大的震动确立他的真理(Braheen-e-Ahmadiyya)。《古兰经》中的术语:一位警告者意为一位先知而且阿哈默德底亚会的创始人所接受到的同一内容的启示中所用的有关单词不是“警告者”而是先知(EK Ghalati Ka Izala)。他的职责是要使人类与创造者在这一黑暗时期对面交流,并且在这一追求物质的世界中,通过新的征兆和启示播下精神进步的种籽。
当他第一次发表这一宣称时只有他一个人,没有任何志同道合者。他在一个小村庄里出现,这一村庄约有一千四五百人,没有诸如邮局、电报局或火车站等现代设备与工具。那时他宣布安拉将通过各种有力的征兆确证他的真理而且他的名字将传达到天涯海角。
根据安拉的启示他又宣布,他所创立的会体将坚固地确立、昌盛和扩展;信从他的人将实现接近安拉的愿望。
当阿哈默德公布自己的宣称和他所获得的启示时,他遭受到四面八方和所有社团狂风暴雨般的反对。印度教徒、穆斯林、锡克教徒和基督教徒都联合起来反对他,决心要达到毁灭他的目的。这种反对本身就表明,阿哈默底亚会的创始者是受安拉启示而发动这项会体的,因为这样全面性的反对通常只有真正的先知才会遭受到。尽管他是独自一人,而且受到所有社团的反对,安拉开始加强他的号召力,人们开始三三两两地信仰他,信从他的人逐渐遍布整个旁遮普省,然后扩展到印度其他各省,继而达及国外。
伊斯兰教阿哈默底亚会由阿哈默德先生创始于1889年,为这一会体所建立的会称为伊斯兰教阿哈默底亚会。这一会体迅速发展到整个世界。其支会遍布于两百多个国家。它已拥有千万余会员,他们来自世界上各个地区,包括所有民族和一切肤色,水乳交融地和平相处于一个伊斯兰教复兴的大家庭中。